做好生产车间、仓库的设备、货物规划与摆放,预留出必要的消防通道,可以确保车间内的员工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快速逃生以及仓库发生突发情况时,救援人员能够快速、准确的到达起火点进行有效处置。
仓库“五距”是指:顶距、灯距、墙距、柱距、堆距。(引用标准:《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GA 1131-2014))
1、顶距:指堆货的顶面与仓库屋顶面之间的距离,一般为30厘米以上(人字形屋顶,堆货顶面以不超过横梁为准)。
“顶距”的作用:如发生火灾货物燃烧时,可防止大火直接燃烧至屋顶,导致房屋起火。
2、灯距:指仓库内固定的照明灯与货物之间的距离,通常大于50厘米。
“灯距”的作用:防止照明灯过于接近货物时灯具产生的热量将货物引燃。
3、墙距:指墙壁与堆货之间的距离,一般为50厘米以上。
“墙距”的作用:便于通风散潮和防火,如发生火灾,可供消防救援人员出入。
4、柱距:物品堆垛与柱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3m。柱距的作用是防止柱散发的潮气使商品受潮,并保护柱脚,以免损坏建筑物。
“柱距”的作用:发生火灾导致货物起火后,如果货物紧挨着柱子,大火会对柱子直接灼烧,导致柱子的结构发生变化,逐渐尚失对房屋的承重,最后可能造成房屋整体垮塌。
5、堆距:库存物品应当分类、分垛储存,每垛占地面积不宜大于100㎡,垛与垛间距不小于1m,主要通道(堆间距)的宽度不小于2m。
“堆距”的作用:为了防止货物混淆,也便于通风检查,一旦发生火灾,便于抢救、疏散物资。
此外,还有一些距离需要注意,如:
货物与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0.1m;
库房内主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2m;
每个堆垛的面积不应大于150㎡;
储存物品与风管、供暖管道、散热器的距离不应小于0.5m,与供暖机组、风管炉、烟道之间的距离在各个方向上都不应小于1m。
来源:每日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