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针对丙类仓库做过一篇单独讲解,一文讲完【丙类仓库】|丙一类、丙二类的仓储区别都在这里了,但信息较零散,本篇将为大家集中讲解甲乙丙丁戊类仓库。
包括横向各类仓库的区别对比,以及纵向各类仓库可存储的物品、判断依据、耐火等级、消防指标等信息。
先来看看甲乙丙丁戊类仓库的定义是什么?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的相关规定,根据火灾危险性将仓库对应的分成了五大类:甲乙丙丁戊,这五类的火灾危险性依次递减。
一、甲乙丙丁戊类仓库基本信息一览
因为同一类仓库中存放的物体形态和危险性差异,甲乙丙丁戊类仓库之下又有相应的类别细分,不同的货物应该怎么存放,一起来看看吧。
甲类仓库可存物品属性类似,设计建造时不再细分类别。甲类仓库可储存甲类物品1-6项所有物品。
乙类仓库因为同一类仓库中存放的物体形态和危险性差异,细分出了「乙一类」、「乙二类」仓库,乙一类可储存乙类1、3、4项,乙二类可储存2、5、6项。
丙类仓库只有两项物品限制,一个是固体一个是液体,两类物品在形态和危险性上有差异,故丙类仓库同样细分为「丙一类」、「丙二类」。
丁类仓库存储难燃物品。
戊类仓库存储不燃烧物品。
甲乙丙丁戊类仓库信息一览表 | ||||
仓库类别 | 类别细分 | 存储物品 | 判断依据 | 典型物品 |
甲 | / | 甲类1-6项 | 1、闪点小于28℃的液体 | 如苯、甲苯、甲醇、乙醇等 |
2、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爆炸下限小于 10%气体的固体物质 | 如乙炔、氢、甲烷等 | |||
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 如硝化棉、黄磷等 | |||
4、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 如金属钾、钠、锂等 | |||
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 | 如氯酸钾、氯酸钠、硝酸铵等 | |||
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 如赤磷、五硫化磷、消化沥青等 | |||
乙 | 乙一类 | 乙类1、3、4项 | 1、闪点不小于28℃,但小于60℃的液体 | 如煤油、松节油、冰醋酸等 |
2、爆炸下限不小于10% 的气体 | 如氨气、液氯、一氧化碳等 | |||
3、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 | 如硝酸铜、铬酸、亚硝酸钾等 | |||
乙二类 | 乙类2、5、6项 | 4、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 | 如硫磺、镁粉、铝粉等 | |
5、助燃气体 | 如氧气、氟气等 | |||
6、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状态的粉尘、纤维、闪点大于等于60℃的液体雾滴 | 如漆布及其制品、油布及其制品等 | |||
丙 | 丙一类 | 丙类1项 | 1、闪点不小于60℃的液体 | 如动物油、植物油、沥青、苯胺等 |
丙二类 | 丙类2项 | 2、可燃固体 | 如天然橡胶,棉、毛、丝、麻等 | |
丁 | / | 难燃物品 | 难燃烧物品 | 如自熄性塑料及其制品,酚醛泡沫塑料及其制品等 |
戊 | / | 不燃物品 | 不燃烧物品 | 如钢材,铝材,玻璃制品,陶瓷制品,石等 |
“丙二类”指的是能存放丙类第二项物品的仓库,是从能存放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的角度所做的定义。
二、仓库火灾危险类别和耐火等级的区分
火灾危险性分类分为:甲—乙—丙—丁—戊,危险程度从高到低递减。考虑的是生产/储存的【物品】火灾危险性。
仓库厂房耐火等级 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可燃性从一到四递增。考虑的是仓库/厂房本身起火难易程度。
仓库火灾危险类别 | 耐火等级 | |
甲类仓库 | 一级、二级 | |
乙类仓库 | 1、 3、 4项 | —、二级 |
2、5、6 项 | —、二级 | |
1 ~6项 | 三级 | |
丙类仓库 | 1项 | 一级、二级、三级 |
2项 | 一级、二级、三级 | |
丁、戊类仓库 | —、二、三、四级 |
三、仓库消防最重要的三个指标
对于仓库消防来说最重要的3个指标为闪点 、爆炸下限 、耐火极限 。闪点与爆炸下限为划分甲、乙、丙、丁的重要判断标准,而耐火极限则是划分耐火等级一、二、三、四的重要依据。
闪点 :能点着、闪燃的最低温度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可燃性液体或固体表面产生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或固体的最低温度,单位是℃。
爆炸下限 :遇火爆炸的最低密度
可燃的蒸气、气体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遇火源即能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
耐火极限: 被烧坏的最长时间
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至失去承载能力、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所用时间,单位是小时(h)。
本期分享就到这咯,下一期更精彩~